如何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。深度思考的维度,没有书籍,认知依旧分层

已发表

人要多思考,少读书。没有书籍,认知依旧分层

世间只有思想家,没有读书家。

思考是挖坑,学习是填坑。碎片化、娱乐化时代,大部分人看信息都是闻着味寻找,多数人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知识,喂到嘴边都不吃的,这辈子也就那样了。

爱学习的人真不多,在这爱学习的人当中,假学习又占了大多数,假学习不是你态度有问题,而是学习方法问题。

学习方法错了,会挖很大一个坑,不管怎么填都没用,而最后只能重新回到起点,从0开始,不然就一直填。

啥叫学习方法错了呢?

满嘴引经据典,不管西方的心理学、管理学、营销学、物理学、哲学,还是东方的人文经典书籍,张嘴就来。

但一张嘴就知道其实他脑子就一锅粥,换个说法,思维七拐八拐的,自己都不知道绕到哪里去了!

后面的本质是啥?就是没有自己的思考结构。

学习方法对了的特点?

能用最简单的大白话跟你讲清楚后面的底层逻辑。怎么理解呢?识字不识字不重要。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思考结构!随便你怎么聊,都能聊回来。

人类社会的发展,规律和规则皆朴素,为什么会被装饰成各种高大上呢?

语言、文字、书籍有上千种,汉字还有多套语言系统,这些都是工具,不是本;本是什么?在于刺激人的思考。

所以,真正的学对了是,可以用大白话讲出来的,有自己的思考逻辑,以此为主线,思考就是挖坑,看别人的书只是为了看别人是怎么填坑,填的是否比我好。

思考和读书完全就是两方向,两个阶段。

1、思考与读书

2、转化逻辑

什么叫思考与读书?

要先思考,思考有了答案,再去找书读,而不是先读了一堆书,再去思考。思考和读书完全就是两东西!

如果一个人不是先思考,基本这辈子也就废了。如果一个人会思考,就算不读书,不识字,同样也可以做到认知深远,古往今来不识字的大人物比比皆是。

举个例子:

思考就像树根,读书正如吸取养分,一棵树没有树根,养分再多也吸收不了,最多像计算机那样,用来存储,都是死逻辑,记下来。

背后的原理是什么?

人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才能在实际中去获得什么。

不会思考的人会怎样?就像一个傀儡,想要什么自己都不知道,要别人告诉你。看看现在的培训,满地都是傀儡。

从小我们的教育就是死记硬背,从来不给脑子发个根,而人贵就贵在思考,在于不断的问为什么?

很多问题在于刺激思考,而不是要有真正的答案,只有刺激思考,根才会不断吸取养料。

每个人天生的优势思维不一样,寻找答案的路径也完全不同,男女之间相差更加不同。

比如问:为什么在职场会有领导和员工?

形象思维思考的人,可能会想到群居动物的组织结构,森林系统等等。

逻辑思维强的人,可能会思考到分工与分配,然后再用金字塔结构来延展逻辑。

当你自己心中有了答案,再去阅读验证答案,阅读才能起到最大作用。

如果先有标准答案,想必你学习来学习去,都跳不出这个圈。

这世界的最可怕的就是标准答案与考试,习惯了考试的人,会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会有标准答案,只要不符合你以为的标准答案,就认为是错的,就去抨击。

如果先思考再去印证,即便是一些经典,你也不一定会认同,因为他们不属于这个时代,之前你以为的牛逼,恰恰是情绪在作怪而已。

人只有自己思考出来的的逻辑,才真正属于自己的,人思考的方式虽然不一样,但能思考到的顶点都一样,要想达到这个顶点,只有靠自己画出路径。

所以学习是个双向过程,必须有先后顺序,不能本末倒置。

正向先思考,等有了自己的理解或答案,再去读书印证;读书也是需要筛选阅读的,而重点在于精读一本书去印证自己的答案,再去思考别人的逻辑与自己逻辑是否相同,最后转化至自身。

正向是思考,是自己发根,反向是转化,是去吸取养分。

书籍是什么?

书只是逻辑的一种载体,一种养料,所以要少读、选读、精读。

如果不去思考,永远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养分,也不知道这个养分对自己是否有益。不读书也可以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物,同样是事物的思考逻辑。

所以难在哪里?在于思考。这是人与人差别的根本原因。思考是一种兴趣,是一种习惯,如果非要关联起来,那就是用心。

人与人的差别是用心,用心了才能认真,认真才有认知,认知才会形成结构,俗话说“看得透”!

认真不是个体力活,是个心力活,能明白这个理估计也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的专长了。

读书是否有用?

书籍是逻辑的记录方式,是对前人思考结果的记录,把逻辑记录起来再学习,有没有作用不在于书籍,而在于读书的人,是怎么读的。

如果没有文字,没有任何记录,人依然会分层,而分层的关键在于你爱不爱思考,会不会思考。

不先思考而是死读书,不带自己的思考而直接要答案,结果就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,是作者操控的对象而已。

恩,培训就是这么干的!

培训的老师有两种,一种是善于引发思考,不直接给答案;另一种是只给标准答案,隐藏了思考路径,更不可能启发你去思考。

职场培训,后者居多。如果对于那些对你说读书改变命运的,多提防点,可能真是别有用心,并不是真正为你好。特别是要你爱读书的,我是看到一个远离一个。

为什么?这就好比要你做好人,事实上,他自己呢?

但大部分人的会觉得,读书不管好不好,都是养料,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吸取,吃了总没有坏处吧!

吃错东西都会拉肚子,更何况是思想呢?不好的知识会让你一辈子跪着,很多人虽然身体没有跪着,但灵魂一直跪着,这被称为巨婴。

你的欲望是什么?

自己想要什么,就知道要学什么,凡靠激励成长都不会长久了。最无聊的是读书会,互相鼓励互相洗脑啥的。

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思考,不断问为什么,不断的想要得到什么,不断的寻找而已。

不要用活到老学到老,而是要改成为,活到老思考到老,成功的概率会增加10倍不止。

学习是个吸收的过程,得先让自己是块海绵,才能选择吸收,不然直接给你水,你非要区分对错,不仅收取不了,还会把自己搞成精神病。

人的基本权利就两点,思考+选择,很多人都是盲目选择,最后一手好牌打成了烂牌。

什么是焦虑?就是没有思考,没有选择。这不是个体问题,是整个环境的问题。

越抽象思考越本质

抽象才能真正引发人的思考,看看现在的软文,都是快餐,不管多长的软文能有一两个逻辑已经很不容易了,更可怕的是这一两个逻辑还是来自不同的底层系统。

大多数人快餐吃多了,就不会喜欢自己思考,就算给你成逻辑的系统,你也难以吸取。

现如今,人们的阅读不是为了思考,而是为了找朋友,作者在找韭菜。阅读的需要精神安慰,作者需要赚钱,互相娱乐,这才叫真相。

这些东西看得再多,也形成不了结构,因为太碎片了,反而会扭曲你的思考力,让你更加自我偏执,觉得自己什么都懂 !

这是个全民娱乐的信息时代,大部分知识都是一种负担,让你每天乐在其中,更是一种干扰。

学习要先思考,带着自己的思考逻辑再去读书,把作者的逻辑和自己的逻辑对比来看,才能真正有所得。

一般学习的人,看的是情绪,转化到自身的也是情绪,满足自己的快感和爽感。会学习的会把作者的逻辑转化到自身,会思考的会把作者的能力转化到自身,这就是区别!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